Professor Heinz Wolff's Gravity

Professor Heinz Wolff’s Gravity [海因兹·沃尔夫教授之重力大挑战]又一款有趣的小游戏, 在模拟的重力环境中设计物体的摆设和移动. 我现在打到38关了, 每进一步都很不容易. 下载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7129/

Posted by W.L.X. Sat, 21 Feb 2009 19:46:00 +0800


小熊的交通文献收藏夹

现在正值毕业论文开工的时节, 大家肯定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 只有多读文献, 动起笔来才能少些废话少做无用功, 还能为以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确定方向, 所以我来帮助大家把藏在小胡同小巷子里的文献揪出来. 实情是我实在无法忍受天天背单词做模拟题, 所以今天写点东西轻松一下. 我希望大家能老老实实的把一些重要的资源读完, 不要像我这样到处乱跳, 走马观花看了很多, 但是真正掌握的没多少. 这里列举的文献主要分作两类: 免费的网络资源和收费的文献数据库. 其中收费的数据库又可以分作交大图书馆已订购的和未订购的, 前者使用校内的宽带拨号链接就可以访问, 后者我们只能流口水了. 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 交通规划与控制, 铁道运营, 运筹学等. – 免费的网络资源 –(以下条目的排列是随意的, 下同) 1) ATMOS Workshophttp://www.atmos-workshop.org/它 的全称是: Workshop on Algorithmic Approaches for Transportation Modeling, Optimization, and Systems. 它收录的全是一个在欧洲召开的主要关于铁路规划以及调度优化的会议论文集, 大部分的文章是讨论算法的, 如果有组合数学特别是图论的知识读起来会比较轻松. 大家在课堂上也听老师说过, 近几十年来美国人不大重视铁路建设, 所以欧洲可能是除中国外铁路建设最兴旺的地方了, 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学可以好好关注一下. 2) ITS Publicationshttp://www.its.berkeley.edu/publications/catalog.html大 家注意一下这里的ITS非智能交通系统是也, 而是UC Berkeley下设的一个交通研究机构, 好几个交通领域鼻祖式的人物都出自这个地方. 这里主要收录ITS的一些研究报告以及博士论文, 偏向交通流理论和交通仿真. 再给一个UC Davis [...]

Posted by W.L.X. Fri, 20 Feb 2009 12:13:00 +0800


有关交通的笑话

1. 杨振宁说: 现代数学的书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看了一页看不下去的, 另一种是看了一行看不下去的. 小熊说: 现在中国交通的书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读之前你糊涂, 读了之后你更糊涂, 另一种是读之前你不糊涂, 读之后你就糊涂了.  2. 应该到哪里发表论文? 如果你能理解并能证明, 那么就寄给数学杂志; 如果你能理解但无法证明, 那么就寄给物理学杂志; 如果你不能理解但能证明, 那么就寄给经济学杂志; 如果你既不能理解也无法证明, 那么就寄给Transportation Research.  3. 因为有了交通流量预测, 天气预报显得准确多了.  4. 如何做交通基础理论研究呢? 首先牢牢的抓住显而易见的现象, 然后有意识的建立痛苦而又古奥的数学模型来阐述.  5. 只要教会一只鹦鹉说拥堵和均衡, 它就成为交通专家了.  6. 交运学院的某老师最喜欢提的问题是: 你知道交通是什么吗? 我们的回答只会让他摇头和叹气, 好在最终总有一哥们站起来答得头头是道. 一看你上钩了, 他马上追问: 你知道运输是什么吗? 这时那哥们肯定后悔回答前一个问题时太用力, 没留下几句话后面用. 即便这样, 某老师仍然意犹未尽, 还要发问: 你知道交通和运输有什么区别吗? 7. 某院领导的口头禅是: 咱们学院培养的都是管理者. 而且你知道咱们学院的就业有多好吗? 8. 有个路段十分拥堵亟需疏导, 于是管理部门找来一批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材生征求意见. 同济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说这是信号配时不当, 要做信号灯协调控制. 东南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说依照国外先进经验, 实行道路拥挤收费. 北京交大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说要应用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 诱导车辆选择合理的路径.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说城市交通网络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 不要去管它堵上十天半个月自然见好.  9. 只要一读工程派交通学者写的文章, [...]

Posted by W.L.X. Fri, 06 Feb 2009 10:08:00 +0800


Slumdog Millionaire

最早是看到何毓琦教授的博客推荐这部电影, 在VeryCD下好以后一直没时间看, 直到今天下午才偷闲把它看完. 没看之前很期待, 网上也都是正面评论, 还一路高歌猛进要问鼎奥斯卡. 现在看完了电影觉得还不错, 但是比我期望的要差一些. 可能按我的口味, 我更希望导演在印度的社会问题上多发点牢骚, 这样子更厚重更踏实. 我的这种心态就像美国佬观赏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时, 看着别人的痛苦津津乐道, 抱着国际主义精神哀伤他国人民的疾苦, 然后夸奖导演敢于直面惨淡现实, 感慨万千坎坷后的真情.何毓琦教授博客的最后说过去30年生活在中国的人们看这部电影一定会产生共鸣. 但是我总觉得中国人的情感与电影中印度人的情感有微妙的差异……

Posted by W.L.X. Thu, 29 Jan 2009 12:46:00 +0800